从福布斯中国U30看“同济系”创业者背后的力量_环球新动态
发布时间:2023-07-04 09:15:09 来源:腾讯网

“从2009年大学毕业后的第一次创业,到2018年的‘二次创业’,我都选择了同济科技园。”回忆自己的创业之路,上海同化益生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化”)的创始人、2014年福布斯中国U30、2016年福布斯亚洲U30的上榜者张楠说道。

过去,福布斯的目光可能更多地聚焦于全球的商界名人、知名企业家、梦想家、投资先驱以及代表未来科技行业发展趋势的创新家,鲜少关注那些企业成长背后,孵化、培育他们的科技园区。


(资料图片)

但对于年轻的创业者们而言,除了技术之外,期间他们需要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尤其是对于刚走出校园的创业者来说,科技园为企业的第一道港湾。从几张免费的“工位”开始,到月租几千元的一间办公室,逐步发展到一层楼面,再壮大到一家创新型企业,科技园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今天,福布斯跟随着曾经的U30上榜者张楠,一起走进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同济科技园”),看看那些“同济系”创业者们背后的力量。

同济科技园核心园

“我们只管技术,其他都交给科技园”

在同济科技园创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张楠表示:这种感觉就像读“大五”一样。显然,对于她来说,这里的环境是再熟悉不过了。公司成立第一年,张楠在同济科技园租了两个工位。“对我而言,其实和读书时没什么区别。过去是在学校实验室,现在是在办公室,都是在同济,做的也都是‘死磕’技术这件事。”

在大学一年级时,张楠寒假回家,正好碰上当地一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因废弃物堆放与当地居民产生纠纷。她结合所学并反复实验,成功地将这些有机废弃物降解为拥有商业价值的有机高分子纤维素材料——微晶纤维素,并收获了人生第一个专利。

毕业后张楠放弃留学机会,以有机材料纤维素项目成功申请到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同济大学基金,2009年创办了同化新材料,就此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一员。

创业并非想象的那么轻松。公司成立后,对商业一无所知的张楠必须操心包括组建团队、行政、财务在内的公司所有事物。“创业之初,除了技术,我们一无所知。”张楠毫不讳言。

但张楠的焦虑很快就被打破。“在我们一筹莫展之时,园区的联络员过来指导我们逐步建立规范的公司制度、制定业务拓展计划,并帮助我们申请和实施好各级政府科技项目资金。”一系列的服务让她很快地进入到创业者的角色。

“当与一家PU龙头企业签订第一张订单摆在同济科技园办公的张楠面前,她非常激动“尽管只有数千元,但那天的同济园见证了‘同化’这粒种子的萌芽。”

以龙头企业的订单作为“敲门砖”,同化自此推开中国纤维素市场的大门。坚持技术驱动,打破海外技术垄断,用创新材料服务行业技术升级,同化从科技园孵化的小苗苗,成长为纤维素领域专业技术团队。截至目前,团队已经开发超过10家上市公司以及30多家行业龙头客户,公司成为多个细分行业核心供应商,持有超过30项发明专利。

不止于此,团队瞄准了更高的山峰。纤维素是美国FDA认证的营养强化剂,作为安全经济的健康配料,在欧美和日本应用已经超过60年,而中国市场直至2016年才逐步启动,因此完全被进口厂商占据。随着饮食结构变化和老龄化趋势,补充纤维缺口将成为营养新的基础需求,急需开发中国自己的纤维技术满足市场需求。

2013年实现食品级高纯纤维素技术突破,2018年获批国内首张生产资质,2022年参与纤维素国家标准修订。张楠在同济科技园开始了她的“二次创业”,探索关于食品级纤维素商业化的路径,并创办了一家全新的公司--同化益生纤,致力于“服务每张家庭餐桌,补充每日纤维缺口”。同时,她还成立了以植物纤维技术为基础,国内专业的功能化天然有机纤维技术研发中心——高纤植造局。此前,同化益生纤曾获得险峰K2VC和德迅投资的投资。据悉,公司新一轮的融资即将启动。

从“赤峰路”到“安亭”,多次创业但从未离开

如果说,帮助像张楠这样的创业者从“0到1”的起步是“播种”,那么助力一家企业的成长就是“施肥”。

在同济科技园2800余家企业中,“同济元素”的入驻企业占比高达84.2%,同济元素在孵企业数236家。这其中,有些企业直接由同济师生和校友做创始人,有些企业的科技成果来自同济大学,还有一些企业和同济大学长期保持产学研的合作……这些在外人眼中“稚嫩”的创业企业,在同济科技园,初创企业3年存活率高达90%以上。

22年的时间里,同济科技园已走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新三板上市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243家,培养出国家万人计划3人,国际创新创业人才2人。

2017年,莫莽和同济大学的两位师弟——谢乐寅博士及刘矗博士共同创立了上海同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星智能”)。

“2009年我从同济大学硕士毕业后就开始创业,同星智能并不是我的第一次创业,从一开始的赤峰路园区到现在的安亭。创业难不难?只有亲身经历后才知道。尤其,同星智能做的又是见效不快的‘打基础’之事。”

在同济科技园总经理戴大勇看来,科技园也到了需要转变角色的时候了。“每个科技园都提供服务,但同济科技园要追求‘更细颗粒度’的服务。”戴大勇带领团队建立了具有鲜明同济特色的“三全五环”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陪伴每一位创业者的创业之路。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野生创业团队’园区真正做到了‘全过程、全方位、扶上马、一直陪’。”莫莽坦言,“缺钱了,园区积极为我们提供创业基金;缺人了,园区马上为我们张罗‘定制化’招人。”

据介绍,同星智能成立之初是落户在杨浦,但随着嘉定园正式竣工,莫莽便将公司搬到了嘉定。“我们主要专注于汽车电子基础工具链的研发,嘉定园拥有非常好的产业优势,这里聚集了几十家传感器、导航、通信、人工智能等创新企业,越来越多的汽车行业初创公司在这里落户。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里有很多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

同济科技园嘉定园

依托科技园和高校之间建立产学研资源,同星智能一直与同济大学保持着研发、人才等方面的联动合作,不断迭代自己的产品技术。

如今,同星智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工业软件——TSMaster汽车电子基础工具软件,海内外用户已经超过4000家企业。

今年年初,同星智能宣布获得了由丰年资本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融资,公司也从40人左右的团队到扩展到130多人。据悉,公司的新一轮融资也在进行中。

学界与业界同行,书写更多的“同济故事”

投资人的嗅觉总是最敏锐的。

同济大学投融资校友会会长、接力基金合伙人刘春松曾公开表示:同济大学是他最爱接触的一所学校,没有之一。其中,最令刘春松心动的地方是——同济的项目“不烧钱”。“同济的学生不会动不动就想要改变世界,他们的项目都比较实在,每一个几乎都有技术、科技创新的亮点。”

但投资人们不知道,其实同济在“早期准备”中就为以后的投资人们“筛选”好了优质的项目。在同济,那些具备创业特质的大学生,可以将课题放到同济科技园孵化器的创业苗圃,经过创业导师的技术指导后,再成立公司。

“创业苗圃这样的平台能够很好地避免学生‘裸创’,在成立公司之前将项目及团队打磨成熟,成功率有很大的保障,我也是在同济园安排的创业导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才能够平稳渡过初创时的艰辛。”张楠说到。

在与福布斯的交谈中,张楠和莫莽都多次提到了“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是“同济系”创业者们的特质,同时也是同济科技园的坚持。

同济科技园成立于2001年,2003年经科技部、教育部联合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历经多年发展,同济科技园逐步建设了杨浦园(核心园)、普陀园、虹口园和嘉定园,形成了“一园多基地”的物理格局,园区载体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入园企业累计达2800多户。同时,同济科技园积极推行园区与学校校区、所在城区的有机互动,形成紧密的“三区联动、三城融合”模式,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输出“同济智慧”“同济方案”,形成了知名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品牌。

同济科技园普陀园

因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创业企业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表现,同济科技园先后获评“A类(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A类(优秀)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多项国家级荣誉资质,2022年获批“同济大学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全国仅10家)。

目前,同济科技园四个主要园区围绕校区布局,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杨浦园已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不出园就有产业链”的设计产业生态系统,重点发展现代设计、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产业;普陀园围绕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等优势学科的知识溢出,聚焦生命健康、智慧医疗产业;虹口园依托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的科研、人才资源,主导产业聚焦于绿色低碳领域;嘉定园区围绕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布局和建设,正在形成智慧交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同济科技园虹口园

为了打造同济的创业者生态圈,创建同济“科技创业者的学习型组织”,2018年,同济科技园开启“启帆计划”,为创业者全方位深度赋能。截至目前,在科技园和同济校友企业中已遴选了30家优质企业入选“启帆计划”,涉及智慧建筑、节能环保、数字科技、创新医疗等6大行业。其中,34%的企业营业收入已经迈过亿元关卡,包括2家独角兽企业;80%企业已经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市级以上(含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占比52%。未来两年,“启帆计划”将通过一系列的赋能服务,助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福布斯中国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关注《福布斯》微信公众号

精彩资讯永不错过

长按图片扫码下载福布斯中文版APP

标签: